一、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教学实验中心的发展定位是:在完善具有特色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基础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综合应用教学环境建设,全面推进计算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心成为计算机软硬件实验基础教学和综合应用的实验教学示范点。
建设目标是:构建国际化、研究型和创新性的计算机软硬综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和良好的支撑环境 ,围绕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综合应用教学环境建设改革,形成自由特色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
二、建设思路
(1)进一步完善建设面向全校各文理工管医法艺等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计算机工具技术的新发展,配置部分专用工具软件,新开若干门实验课程,为学生的通识、交叉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平台;
(2)改进和完善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主的软件基础教学体系,形成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主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和手段环境;改进完善工科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和"软件工程"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构建提供先进的和手段;改进完善以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为主的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形成微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处理器、MCU 、DSP控制器)、计算机通信基础先进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3)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面向上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高性能虚拟实验环境,更好地支撑和充实的实验内容,提高研究型实践教学效果;在不断完善实验讲义的基础上形成系列实验教材,争取在软硬件基础及应用实验教学方面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
(4)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科研和实验教学的进一步融合,丰富设计型、研究型实验课程和项目;深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引入更多实验研讨课;合理组织研究设计型的校内竞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使部分实验教学体系国际化。
三、预期建设成效(包括条件与环境、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示范与辐射、特色等方面内容,应有量化指标)
(1)条件与环境
完成实验设备和软件的部分更新,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10套次, 形成良好的虚拟实验支撑环境,完善完成主要课程的网络化评测。
(2)实验队伍
引进博士学位专职新教师5人,硕士5人,争取,专职队伍研究生学历层次占70%以上,完成骨干实验教师的培训。
(3)实验教学
支撑新开实验课程5门,新配套实验环节5门;新开设通识和研讨性实验课5门,完成新编讲义5本,修订10本,实验教材3本,完善和深化软硬结合的计算机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形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实践教学成果。
(4)体制与管理
深化实验室开放服务改革,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完成部分硬件实验课程的开放管理。
(5)示范与辐射
发表教学论文15篇,形成教学成果5项,争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自制教学仪器或开发实验软件4项。加强国际和国内同行交流,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先进性和特色的实验教学装置,让更多的高校能够相互借鉴实践教学经验。
(6)特色
在协同资源共享模式、国际化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形成新的特色
四、经费投入规划(包括投入规模、主要投入方向等)
计划投入300万元(不含实验设备购置和维护费),重点包括虚拟实验环境建设和工具软件、自制设备与教材建设。
(1)虚拟实验环境建设50万元
包括软件实验平台15万,硬件模拟平台20万,评估系统15万。
(2)实验教学改革、自制实验装置和教材建设70万
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立项40万元(6万元/年*5,讲义、教材每年2本次*5万)、自制实验装置30万(每年2台套6万),
(3)创新研究与竞赛培训经费60万
配置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和资料10万元,包括网络编程、应用编程和开发测试环境;学生创新项目基本软硬件支持50万元(10万/年*5)
(4)国际和国内交流20万元(均4万/年*5),包括组织1次省内和国内区域竞赛。
(5)日常运行经费100万元(20万/年*5)。
五、未来3-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
1. 继续深化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改革思路。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立体化和00后学生的新特点,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2. 根据新工科的特点和国家、社会对人才需求特点、重塑实验教学体系,重新梳理教学内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3. 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积极招聘高级人才,推进建设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的实验队伍。
4.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
5. 进一步优化实验设备,根据新的研讨室教学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新的智能型教学设备。
6.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和考核体制。
7. 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合理优化的运行机制。
8. 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共同备课,加强监督,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9. 加强中心的特色建设,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教学方面探索新的方法。
10. 加强校际间,国内外交流、进一步增加对西部高校的示范辐射力度。